English

停车难!

1999-06-14 来源:生活时报 ■辛白 我有话说

北京市现有146万辆汽车。按说不算多,曼谷只有600万人口,就有300万辆汽车。听专家说,没有个四五百万辆汽车够不上国际大都市。

尽管,从理论上讲北京市的汽车还不算多,但是,我已感觉像置身于汽车的海洋之中。公路是汽车的海洋,上下班堵车已成了家常便饭,有时遇到个把次畅通无阻的时候,反倒觉得稀罕。住宅区同样是汽车的海洋,一辆接一辆,下一场大雨浇不湿多少地面,一打雷,汽车的防盗装置一齐哇哇地叫,如同乡下池塘里的蛤蟆。

我居住的小区设计于80年代,建于90年代初,绝大多数建筑物的地下或周围没有预留停车场的位置。不仅是我所居住的小区,北京市大多数的住宅区都没有预留停车场。不仅是住宅区,北京市大多数的公共场所都没有停车场。这一点怪罪不得规划者和设计者,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速度太快,谁也没有料到私人拥有汽车的日子一下子就到了。计划赶不上变化快,这能怨谁呢?

禅语道:有就是没有,没有就是有。没有停车场,就是到处都是停车场。活人不能让尿憋死,结果人们到处停车,胡同里,马路边,人行道上,学校操场上,有的甚至不管不顾地堵在楼口。汽车占了路边和人行道,逼得行人和骑车的在马路当中走。停车人停得无奈,住户住得无奈,骑车人骑得无奈,行人走得无奈。

我见到马路和住宅区的道路两侧有白线划的长方格子,不言而喻,格子里是“合法”的停车位,当然是要交费的。原本是属于行人和小区居民的道路,怎么就没有经过“主人”的同意,就这么被“零卖”了?!

看形势,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子不远了,据专家预测,届时中国的汽车价格会随之逐年下落。这则消息令我愈发担心。现在的146万辆,已经车满为患,到了240万辆、340万辆、440万辆的时候,可怎么得了呢?

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居家过日子,与日增加的汽车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。人们忍耐着今天,寄希望于明天。如今北京市正在大力改善交通环境,看来有望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。然而“停车问题”至今还见不到解决的苗头,让人没有盼头。

我以为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中国的大城市,先天不具备发展私人汽车的条件。一是道路面积小。上海的道路面积只占上海总面积的3.6%,纽约为25.4%,伦敦为16.6%,东京为14.1%。二是没有预留停车位。北京市大多数的建筑物和住宅区在建造时没有预车停车位,现在改造起来难度极大。三是兴建停车场需要大量的地皮和资金。据了解,建筑物与停车场的比例为1:1,也就是说,百货大楼旁边要有一座与其同样大小的停车场。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,哪里有地皮和资金投放到兴建停车场上。

看来,解决停车位的问题,远比解决堵车的问题要棘手得多。我认为,要想买车,先买停车位,有关部门应该认真核实,没有停车位,一律不准买车。否则照此发展下去,出门非要推土机来开路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